南方科技大学 EN

毕业季 | 邓大琦:我走的比较慢,但我走的很稳

日期:2020-05-22

 

“我知道我要去哪里,我也知道要怎么去,所以我走的比较慢,但我走的很稳。”

 

这次见到邓大琦是在课题组的会议室,他身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衫,非常简单但很精神。交谈的时候,显得有些内敛,但一谈起专业方面的内容,他就打开了话匣子。在陈炜教授眼中,邓大琦就是这样一个低调的学生,只有谈到研究和学业的时候才会兴奋。

 

1.jpg 

图:邓大琦

 

专业:生物科学

学术导师:陈炜

GPA:3.74

托福:97

收获offer: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PhD(已定)、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MS、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MS/PhD、纽约大学MS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英国癌症研究协会(Cancer Research UK),维康信托(the Wellcome Trust),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帝国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和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等六家合办的欧洲最大的单一生物医学研究实验室,由前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诺贝尔奖得主Paul Nurse创建并执掌。它和南科大一样年轻,一样朝气蓬勃。

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 will b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UK biomedical science for a generation.                            

-英国首相 卡梅伦

 

 

邓大琦来自江西吉安,那里又称“庐陵”,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也被称为“才子之乡”、“红色摇篮”。四年前,南科大招生组来到吉安白鹭洲中学,出于好奇,邓大琦也来到了宣讲会现场。南科大特有的培养方式和科研资源令他非常心动,“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擅长社交。但我又非常喜欢未知的事物,所以很早我就希望未来可以走科研的道路”。

彼时他还参加了中科大的自主招生,也获得了降分录取的资格,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南科大,“我觉得以我的情况去中科大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机会和资源,但是南科大可以给我”。家人也非常尊重邓大琦的决定,“虽然家人不能理解我的选择,但他们还是尊重我的决定。四年下来,我觉得我非常幸运地选择了南科大,我不后悔当初做的决定。”

 

01:厚积薄发所以慢

进入大学前,邓大琦就已经决定要在生物领域钻研,“我觉得生物领域等待发现的东西太多了,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令我神往”。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加入了陈炜老师课题组,“那时候陈老师刚从国外回来不久,做的内容比较新、比较前沿,也比较交叉。我觉得自己需要这种系统性的理论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就来到了陈老师这里”。

 

邓大琦初到课题组时,课题组的人员还比较少,都是师兄师姐带着本科生学习,“师兄是个非常严格的人,对细节要求很高;而师姐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时常能有非常不错的想法。跟着这两位师兄师姐,既训练了我扎实的基本功,又能训练我的实验思维”。

 

在陈炜老师看来,邓大琦是一个很专注的学生,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就一定会专注的做下去,不怕任何困难。大二的时候,邓大琦就独立开始做课题,那是一个关于小鼠类器官的课题。陈老师在访谈中提到,这个项目非常具有挑战性,是我们完全原创的一个项目。可能一些博士生都不敢接大琦就把它承担了下来他牵头和几个本科生组了一个小组,他们自己查文献、自己设计,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什么结果,经历了很多挫折、失败。他这种钻研精神,愿意沉下心来坐冷板凳,是很多都比不上的。

 

在这个项目中,邓大琦自己也觉得收获很多,这个项目是关于建立肿瘤进化的新型实验平台涉及到非常多的交叉领域和前沿技术如类器官培养和单细胞测序等。我觉得本科生很难在一开始就确定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我在这个项目中锻炼了自身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邓大琦认为从陈老师组出来的学生科研能力都很出众,“实验课上的实验通常是比较基础的。而像课程之外的实验,如二代测序和动物肿瘤模型构建等,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学到。我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做自己的项目了,类器官培养是自己项目独有,这种实验只有自己去摸索,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技术,也慢慢积累了进行科研项目所需的思维

 

不仅如此,在陈老师实验室里,教授、学生之间的氛围非常好。除了陈老师外,方亮、朱琼花老师算是邓大琦的小老板,也会给予学生很多帮助。“除了组会外,我们每周还会召开项目的小组会议,通常都是早上8点开始。陈老师会给我们一个大的方向,让我们自己去探索、设计,并定期向他汇报阶段性进展,再得到他的反馈。对我来说,这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如果我们有想法,有自己的设计,陈老师就愿意为我们提供资金、耗材、指导来支持我们”。

 

02:不断试错所以稳

邓大琦认为自己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与同组的周觉晓不同,他最初只是确定自己要学习生物专业,但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从事哪个具体方向的研究,“我曾经还选过计算机专业非常‘硬核’的课程,想尝试去生物信息学专业,后来挂科了。可能我不太适合对着电脑敲代码吧,相较于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会更关注问题本身,所以我选了这个专业”。


进入实验室的第一个暑假,他初次接触真正的科研项目,而这第一个科研项目就给他上了一课这个快结题的项目还差一两个实验就可以投稿了“就是我们负责的一个Q-PCR的实验,因为我们不够快的原因,被其他课题组抢发了。这件事确实给了我很大的打击,但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实验锻炼了过硬的qPCR技术,更重要的是意识到科研残酷的一面

 

大三暑期,他去了生物系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的交流项目。考虑到自己之前一直在做肿瘤方向的研究,他想尝试其他的方向,看看是否会更适合自己,“我当时是选了细胞与合成生物学方向的一个课题组,期间尝试开发活细胞内结构的解构工具并应用到非包膜结构。两个月下来觉得还是更喜欢癌症方向,所以当时没想着要继续留在那里。


不过那里的经历还是带给邓大琦一些不一样的体验。他表示JHU的实验室更加开放,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对待科研的态度、思维方式都要更高,“我在那里讲过两次组会结束的时候进行了一次海报展示,同组的人会帮我斟酌每个字、每个句子,包括图片上的箭头的虚实,让海报上的内容能更清晰的呈现出我要表达的意思,我觉得正因为这种严谨,当时我们做的项目现在已经成文并投稿了

 

正因为研究方向选择的偏差,他在申请季并不是非常顺利,直到今年3月份还没有理想的offer,“我当时压力挺大的,也有点灰心,觉得有学校给我带奖学金的offer就会去。不过我也没有放弃,一直在浏览欧洲地区的学校和项目,又补充申请了KAUST和Crick。后来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个老师主动联系了我,愿意给我硕士的offer,并且享有博士的待遇。这确实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虽然最后选择了Crick,我也非常感谢那位老师”。

 

“大学四年下来,我踩过无数的坑,包括生信的课程、JHU的实验室,还有自己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但也成长了许多。我觉得学会认清自己、认清事实非常重要。认清自己就是要不断的尝试、试错,认清事实是平时要多观察、多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只有他自己明白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

 

未来,邓大琦将去英国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继续攻读癌症方向的博士学位。

 

 

导师寄语

初次见到邓大琦都会觉得他是个有些内向的学生,平常他不太作声,总是一个人在实验室里默默地做事,主动帮别人做实验、收拾试剂。只有与他谈到研究、学习上的事情时,他才会表现得非常兴奋。在实验科学方面,他是我教过的最好的本科生,没有之一。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会想着放弃,只要世界上可能有人能做出来,他就会不断的尝试、解决这个困难。

在现在这个比较功利的社会中,他对荣誉、名利都看的很淡,只是专注做自己的研究,可是说是我尊敬的一位学生,我相信未来他在哪里都会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