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 EN

红土新程·五载知行|生命科学学院2025年江西暑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日期:2025-07-21

【导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教育引领广大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成立五周年之际,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主办,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和团委协办的“红土新程·五载知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举行。

 

本次社会实践团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武带队,组织学院20余名师生代表赴江西赣州、井冈山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探索生命科创前沿、参访医药高新企业,在革命沃土上感悟红色精神,砥砺科创报国新程,以实践献礼芳华。


探访赣南生命科学前沿,共筑产教融合创新高地

第一天,实践团首先到访赣州市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师生们详细了解了赣州市在吸引高层次人才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系列政策、服务保障体系以及人才发展环境。中心负责人重点介绍了赣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态势及对生命科学领域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南科大学子描绘了清晰的职业发展图景。在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武和赣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琦的见证下,双方现场举行了“南方科技大学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该基地将成为学院学子深入赣州地方产业、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随后,师生们探访科研一线,参访了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与江西省精准医学中心,近距离接触了创新药物研发的前沿技术与精准医疗的实践应用。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师生们考察了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建设成果及其对生物医药转化的支撑作用。当日下午,实践团还参观了高层次人才科创园,切身感受赣州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的优质平台和产业生态。

 1753061368122167.jpg

参观赣州市人才综合服务中心

1753061385375624.jpg 

“南方科技大学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1753061478495726.jpg 

参观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1753061502135115.jpg

参观江西省精准医学中心

 1753061551676889.jpg

参观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1753061565103827.jpg

参观高层次人才科创园

第二天,实践重点转向产业合作。师生们实地走访了威高肾科医疗器械(赣州)有限公司,了解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流程及市场前景,并探讨了人才需求方向。之后,实践团抵达本次行程的重点参访单位——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在“青峰的未来”展厅,师生们详细了解了青峰的研发布局、产业化基地、重点科研项目等概况。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深入生产车间,实地了解生产设备、产品工艺、质量管理等情况。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我校师生和来自赣州市委组织部、赣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章贡区委组织部、人社局、科技局、江西青峰药业、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在纵深推进产学研合作、有效拓宽毕业生就业通道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

 1753061593134650.jpg

参观威高肾科医疗器械(赣州)有限公司

 1753061769884303.png

参观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

 1753061609103852.jpg

与当地政府部门和高新企业开展座谈

1753061629134276.jpg 

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武代表学校向赣州市委组织部赠送校盘

1753061787636827.jpg 

参观中共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暨叶剑英住地旧址

 1753061803257373.jpg

参观福寿沟博物馆


追寻井冈星火铸魂之路,赓续红色基因时代新章

第三天,实践团开启了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上午,实践团来到小井,在带班老师的组织下,学员们怀着崇敬之情,向小井红军烈士墓敬献小白花,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随后,大家瞻仰了红军自力更生建起的第一所医院——小井红军医院。为追寻红色印记,了解后方隐蔽处,学员们又跟随红军足迹,探访了红军洞龙潭。下午,实践团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英烈敬献花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与缅怀,并依次瞻仰了碑林、纪念碑和雕塑园。为深入体会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岁月,在带班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们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博物馆以“红色经典,现代表述”的理念,生动展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第四天,实践团参观了茅坪八角楼革命旧址群。这里曾是毛主席领导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重要场所。正是在这栋小楼的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随后,学员们来到被誉为“军政院校摇篮”和国防大学前身的龙江书院。这座书院更是著名的“朱毛会师”旧址——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朱德及两军主要领导人于此首次会面并举行会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并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下午,学员们抵达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旧址,集体朗诵了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感受革命豪情。接着,为探寻革命摇篮的红色基因,大家前往南山火炬广场。广场两侧分布着89个小火炬,连同中央主题火炬共90个,寓意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星火永不熄灭。

第五天,实践团探访了大井毛泽东、朱德旧居。1928年5月朱毛会师后,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同志曾在此共同部署井冈山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和军事斗争。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转移后,敌人窜入大小五井,大井村房屋几乎尽毁,仅存一堵残墙、屋后的两棵常青树,以及房前草坪上毛主席曾读书看报时坐过的一块大石头。这些无声的遗迹,默默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1753061831602487.jpg

在中共井冈山市委红色教育基地合影

1753061850140003.jpg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1753061865128015.jpg

龙江书院现场教学

 1753061881932455.jpg

参观黄洋界纪念碑

 

此次“红土新程·五载知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教育引导学院师生和党团青年在广阔天地中感悟思想伟力、厚植家国情怀、激发挺膺担当,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体验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战略部署,精准锚定科研创新思路和人生发展方向,在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社会价值的认同。

这次井冈山暑期实践活动,我们走红军小道、看老营房,真挺震撼的。想想当年革命先烈们缺吃少穿,住如此破旧的地方,武器也差,但就硬是在大山里扎下根,坚持斗争。驻足在领袖们使用过的老物件前,感受到他们那股子不服输、不怕难的精神。跟那时候比,我们现在碰到的困难真的小多了。——基础免疫与微生物学系2022级博士研究生 张成阁

经过几天的在赣州和井冈山的实地学习,我认识到,科研很像“革命”。没有先例可循、不知前途在何方(时常焦虑)、不断在尝试适合自己的出路。我们应当效仿革命前辈,坚定信念,保持乐观,遇山翻山,遇水架桥,努力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重重困难。——系统生物学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 罗浩迪

当代青年虽无需面对硝烟,但科技创新“卡脖子”的困境、乡村振兴的难题,同样需要“敢闯新路”的勇气和“依靠群众”的智慧。而离开井冈山时,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我心中也有了全新注解——这不仅是历史判断,更是对当代青年的精神召唤。我们当以井岗翠竹为笔,以红色热土为纸,续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化学生物学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 沈棋

 

 

文字:刘小舟 梁张婷 张玉洁

图片:田  茜 邹淑英

审核:王亚武 刘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