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的“国际面孔” ③——自带英式“冷幽默”的生物学家
日期:2017-11-03
安德鲁·哈金斯(Andrew Hutchins)2015年加入南科大生物系,做助理教授。他是一名典型的英国人,爱吃奶酪,爱喝啤酒,自带“冷幽默”属性。作为一名“扎根”中国做科研的科学家,他自认“中国味”很浓,正如他自己起的中文名——何安竹。
访谈间,哈金斯一本正经地说到:“每次回到英国,文化差异带给我的冲击反而是最大的,我现在更适应在这(中国)生活、做科研。”略带狡黠的微笑配着纯正的英式腔调,把我们逗笑之余,还感受到了他热爱中国文化,希望在深圳、在南科大,在生物和生命科学领域培养优秀的人才,做出一番事业的诚挚。
从英国、新加坡、日本到中国
“我来自英国,在东英吉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John Innes Centre(JIC)做博士的时候我主攻植物科学方向。”哈金斯说道。JIC是世界上植物和微生物科学领域顶尖的研究机构,拥有世界上著名的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并建有现代化的人工气候室和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该中心成立于1994年,隶属于东英吉利大学,由原John Innes研究所、剑桥实验室及固氮中心三部分组成。
“刚做完博士那会,我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头发还‘丰茂’着。那时候的我想要去外面跑跑,去冒险。”他笑着说摸了摸自己光亮的脑门。哈金斯在亚洲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2004年,他先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A*STAR) 下属的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Genome Institute of Singapore,GIS )做了六年博士后。GIS 是一所着眼于全球,致力于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大幅度改善人类健康并促进公共事务建设的研究所,哈金斯教授在那专门从事研究胚胎干细胞及其在再生医学中应用的领域研究。随后,他又前往日本大阪大学的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Immunology Frontier Research Centre)工作了三年,主要从事免疫系统领域的研究。2013年他来到中国,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GIBH)。
哈金斯总结他的“国际化”科研经历时说:“我在国际知名的生物研究所走了一圈,这对我的科研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自然有好有坏。但是,这份经历带给我影响很深,它让我学会用一个国际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不同国家的特点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假思索”选择南科大
“问我什么选择来中国工作?”他习惯性地又摸了摸光亮的脑门,想了会。
“我喜欢中国,这儿的一切都让我觉得亲切。这可不是因为我有一个中国太太。”哈金斯笑着说。我在新加坡那会就开始学中文了,那会还没遇见我太太。”
今天的哈金斯虽不算是“中国通”,但按他的说法,可以“去银行办事顺溜,上餐馆自如点菜,饿不着肚子,打车还能给司机指路”,他觉得自己已经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中文算是不错了。
“不过我还得努力学习,”他话锋一转,乐呵呵地解释道:“因为我大儿子总是抱怨,说我的中文不好,乐此不彼地给我找语法错误,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不过,我最近发现一件更令我‘苦恼’的事,我的两岁的小儿子现在也开始学习中文了,他的进步速度比我还快!我感觉自己都快跟不上了。”
他选择来到深圳工作一方面是源于家庭,另一方面是源于做一番事业的冲动。
“我非常喜欢在南方生活,在这里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令我感到自在。深圳更是一个很棒的城市。”
选择南科大,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假思索”的坚定选择(a no-brainer decision)。
他说:“南科大是一个非常棒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践行我的教学理想,实现我的个人抱负,参与重要的科研项目。”作为一所努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及深圳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崭新大学,南科大不断突出“创知、创新、创业”(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的办学特色,力争快速建设成聚集一流师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国际一流学术成果并推动科技应用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哈金斯说:“南科大成长很快,我很高兴能成为创造这伟大目标的一员。”
谈到南科大给他提供的科研平台,哈金斯自豪地介绍:“南科大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系(生物系)发展很快,在第一任系主任吴传跃教授和现任系主任肖国芝教授的带领下,生物系已逐渐成长为支撑学校发展、服务城市建设的力量。我们系的教授都是世界级水平,我的同事们都是年轻、精力充沛的科研工作者和教师,大家一起做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令我感动兴奋。”哈金斯说。
自2012年筹建生物系,经过短短五年的发展,现在系里引进的教授序列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在海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过博士后研究,或在国际一流大学获得过教职。其中8位教授在加入南科大之前已经在境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得了终身教授的职位。迄今,生物系教职工中有美国科学院院士2人 。
激发学生潜力共探知识“边际”
哈金斯平日的工作兼顾科研和教学。
走进他的实验室,两名研究生正在埋头做实验。看到哈金斯进来,两人转身准备跟他探讨问题。我们看到实验室贴着关于他的个人简介,上面写着:
哈金斯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对基因表达的复杂性进行建模和使用单细胞基因组学来理解细胞类型。
他的研究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实验技术,全局性地研究和理解组织不同的细胞类型,了解细胞在正常状态下的相互作用和细胞在患病时如何发生错误。
作为非专业人士,这似乎不好理解。我们请哈金斯解释一番。
他耐心地回答道:“简单来说,我的团队有两个目标。”
“首先,我们想创造复杂的人类疾病的模型,如克罗恩病或帕金森病的疾病模型。这些复杂性疾病的遗传信息不仅仅由DNA决定,有可能也是由一些类似‘遗传暗物质’的表观因子来作用的,这些表观因子通常是外部环境和细胞间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不明白是什么导致这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对疾病本身也知之甚少。我们尝试使用基因组编辑和计算机技术研究这些疾病的成因。”
“我的第二个目标是,要解决为什么存在那么多‘无用的’DNA。实际上只有约4%的是关键基因组,其余96%似乎不太重要。但是,我和许多科研工作者都认为,所有这些‘无用的’的DNA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正在试图证明这个想法。”
哈金斯研究的这两个方向看似没有关联,但实际并非如此。DNA突变会引发许多复杂疾病,如引发克罗恩病、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这些突变很多时候不是发生在那4%的关键基因组,相反,许多突变发生于那96%“无用”DNA中。
“所以,我认为了解‘无用的’DNA,非常关键,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疾病本身。”哈金斯说到。
谈到教书育人,他对南科大的学生素质赞不绝口。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我认为生物是独一无二的学科。它不仅对我们周围的一切都至关重要,在我看来,如果你想探索知识‘边际’,生物肯定是最快接近这‘边际’的学科之一。如果你要试试和一名生物学家探讨问题,不用讨论太久,他很快会告诉你这已经超过他们的知识‘边际’了。能触及‘边际’是令人兴奋的,但通常也会令人感到沮丧。”
他鼓励学生们努力探索知识“边际”,如何探索?他答道:“我们现在做的许多研究都在填补教科书中的内容,但你只需要认真地翻查每一页,就会发现章节与章节之间,页码与页码之间,都会存在知识点的缺失,这说明还有许多未解的难题,需要你去探索和填补。”
他建议非生物系的学生们可以多学习些生物学的知识,为提升交叉学科能力做准备。因为未来,生物学不再是生物学家的专利,对于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物理学家来说,生物学领域中有最复杂系统需要测试;对于化学家来说,生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对于电子机械工程师来说,智能健康的可穿戴设备需要从生物学角度来设计更便捷的接口。
如何看待生物学研究的未来
说起生物学研究的未来,哈金斯认为生物学至少会以三个方式进人们日常的生活。
首先是“穿戴式”健康装置。佩戴“手表”,甚至是皮肤下的植入物,不断监测我们的健康,从心脏,大脑到血液的功能。整合所有这些数据,并在看病甚至生病之前预诊断。第二是通过个性化基因组学。我们都有自己的个人DNA,但医疗系统对待我们就像我们是某种假设的“平均”人类一样。很快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序列DNA,这将开辟各种新的治疗方案和途径。第三是可替代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发展。
谈到生物学和城市的发展,哈金斯笃定地说:“生物学的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世界上大部分重要的问题都在某种程度上与生物学相关:从老龄化人口的健康问题,到新兴的人类和农业疾病,再到动物和植物的生态变化等问题。我们常常认为人类已经足够了解生命的组成,但现实恰恰相反,即便我们研究出了成果,但每个答案都会衍生出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攻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发展生物学。”
哈金斯谈论的也是未来南科大生物系发展的可能。
因为,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生命科学的发展关乎生命健康和民生幸福。如今,生物和健康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亦是深圳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前沿生命科学的发现是生物和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础。
根据现有发展规划,南科大将在生物系的基础上建立生命科学和健康学院。未来南科大的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将以国际视野,基于时代发展需求凝练学科发展方向,鼓励交叉学科专业发展,注重原创性研究和研发应用并重,将创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技术和产品,培养引领学科发展的国际领军尖端人才,为生物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生命科学和健康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知识创新和技术支持的平台和支撑,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字:夏莹莹
图片:苏佳慧 王凯强
主图设计:丘妍
转载自南方科技大学官网,原文链接:http://www.sustc.edu.cn/news_events_/4353
最新动态
-
不惧风雨、不畏挑战,生科院师生在运动会上勇创佳绩
Date:2024-11-19
-
第四届泛素-蛋白酶体与细胞稳态调控研讨会暨第十二届ZOMES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Date:2024-11-12
-
南方科技大学-昆士兰大学联合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研究中心昆士兰合作方——昆士兰大学脑研究院一行到访深圳
Date:2024-11-11
-
南科大程龙珍课题组揭示阿片类药物诱导机械痛觉敏化和镇痛耐受的中枢神经机制
Date: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