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 EN

广东省高校线下一流课程 | 普通生物学实验

日期:2024-07-10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实验

课程类型: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生悦 高级实验师

生悦,女,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博士。2013年7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承担普通生物学实验课、动物生理学实验课、模式生物与发育生物学实验课、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工作,实验课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好评。广东省一流课程“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负责人;承担广东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深圳市教育教学课题1项;获得南方科技大学优秀教辅奖,南方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南方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南方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IGEM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获得银奖。

1726626624126522.png

课程团队成员:余春红 高级实验师,马小英 高级实验师,吕沫高级实验师,宋亚坤 实验师,林飚 实验师,张敏 实验师,贾方兴 实验师

 1726628056101283.png

授课学期:春季学期,秋季学期

考核方式:综合评价

学时:64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是生物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是生命科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内容,意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学知识,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实验习惯,为后续的高年级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实现知识、能力及素养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课程团队结合教学效果持续改进课程内容,引入趣味性、开放性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多元化考核方式,开发“互联网+”生物实验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挖掘生命科学领域的思政元素,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22年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1726628218106103.png

课程已初步建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多种形式立体化育人的教学特色。课程内容丰富有趣,通过生活化的生物实验材料探寻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课程设置循序渐进,从基础实验到半开放性综合实验,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使学生体会探寻生命奥秘的方法和乐趣;课程形式多种多样,通过运用手机、电脑、VR一体机、春秋游等多种形式,将单一的教学形式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验结合思政元素,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个人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等有机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堂互动与讨论、作业巩固、课后辅导等。课程形式多样,从手机、电脑到VR一体机,从教室到校园,多种途径享受生命科学学习的乐趣。课程实行小班互动和讨论式课堂讲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学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使德育、智育和美育等相融合。

课程教材:

《Explorations in basic biology》Twelfth edition,Stanley E. Gunstream.等主编,New York : Person,2013

课程特色:

(1)实验内容丰富有趣。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通过六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内容选择上重视趣味性,通过生活化的生物实验材料探寻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

(2)实验设置循序渐进。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从内容设置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使同学体会到实验技术和实验仪器的不断更新是推断生命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的必要手段。

(3)实验授课形式多样。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融合多种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预习、学习、复习提供便利条件。多样性的授课方式提高了课堂实验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学生喜爱。

(4)实验融合思政育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传递生命观念、科学精神、家国情怀,提高专业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建设:

本课程教学团队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了完整、系统的生物学课程思政体系。共设置了6个主题模块,各个模块分别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挖掘、凝练课程思政话题,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课程发展规划:

(1)加强课程思政。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以本为本,在课堂讲授中适时地进行思政教育。

(2)加强团队建设。建立团队固定的学习和提升机制,更新理论知识;加强集体备课和年轻教师培训制度。

(3)坚持以研促教。将高水平前沿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高层次生命科学后备人才。

(4)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改进教学过程和方法,改革成绩和能力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

(5)加强数智化建设。团队已筹备建设课程知识图谱,凝练教学成果,通过AI助手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