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徐华强 教授
时间: 2024年12月16日(周一)下午16:20-17:30
地点: 琳恩图书馆111报告厅
题 目:GPCR结构药理学和第一性原理的药物设计
主 讲:徐华强 教授
时 间:2024年12月16日(周一)下午16:20-17:30
地 点:琳恩图书馆111报告厅
报告摘要:
我的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GPCR结构药理学。GPCR是7次跨膜受体,也是人体最大药物靶标家族。 GPCR的跨膜信号传导是通过与特定的下游转导蛋白特定耦合进行的,这些转导蛋白包括各种亚型的G蛋白和arrestin。因为G蛋白和arrestin介导的路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药理后果,偏向于某一特定路径而不是其他路径的配体(偏向配体)通常比非偏向配体具有更好的治疗指数。因此,偏向配体已成为GPCR药物设计和发现的主要趋势。在这次报告中,我将从GPCR对G蛋白和arrestin的不同亚型的选择性的结构基础开始(文献1-5)。接下来,我将转到我们最近的GPCR与GRK2复合物的结构,GRK2是一个关键的激酶,它在G蛋白途径和arrestin途径之间调节GPCR信号(文献6)。最后,我将介绍小分子配体如何通过结合到决定与G蛋白或arrestin的偶联特异性的GPCR的胞内口袋来调节GPCR的偏向信号(文献7)。这些胞内偏向配体的结合模式为各种治疗指示提供了设计GPCR偏向配体新一代的新范例。
报告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CS0159,一种基于第一性原理设计的新型FXR激动剂。FXR作为胆汁酸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MASH)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而MASH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CS0159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短半衰期(约0.5小时)设计,这与人体自然的胆汁酸代谢周期相吻合,不同于其他FXR激动剂12-24小时以上的长半衰期。通过结构导向设计,CS0159展现出独特的化学骨架和理想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优异的组织分布(特别是肝脏和肠道)和显著疗效。在临床I期试验中,CS0159展示出卓越的安全性,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这与竞争对手如OCA(23%瘙痒)和Tropifexor(44-53%瘙痒)形成鲜明对比。该药物的效力比OCA高300倍,具有极大的安全窗口(MTD/有效剂量>20,000),且没有LDL副作用和瘙痒症状,不仅在MASH治疗方面前景广阔,对PSC、PBC和IBD等其他胆汁酸相关疾病也显示出治疗潜力。这一研究表明,遵循人体自然生理周期的药物设计理念能够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嘉宾简介:
徐华强研究员主要从事激素受体结构与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目前已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CNS正刊论文 40篇,引用次数超过40000次,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高被引学者”,并获得专利十余项。研究成果曾被《Science》杂志评为“2009年十大突破之一”、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两院院士评选“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2019年度中国医学重大进展(药学部)”和入选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2022年度科技创新“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 。2016年荣获国际蛋白质学会Hans Neurath奖和“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2019、2021和2022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20年荣获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2021年荣获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22年荣获第二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2022年荣获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一等奖。2022年荣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和2024年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