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赴遵义开展“遵路启程·五载知行”教育活动
日期:2025-11-12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与感染力,进一步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11月7日至9日,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师生前往贵州遵义开展“遵路启程·五载知行”教育活动。学院党委委员、党组织书记、青年教师代表、党务工作者、优秀研究生代表等20名师生参加活动。
11月7日,在遵义会议会址及陈列馆,师生们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讲解,详细了解了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的历史进程,深刻体会了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
图: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学习
次日,师生们前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参观诗词馆、重走西风台、长空桥等战斗旧址,并学习观看了《娄山关大捷》红色情景剧,切身感受革命先辈在危难关头英勇无畏、奋勇向前的英雄气概。
图:诗词馆参观学习
当日下午,师生们转赴苟坝会议会址及陈列馆开展现场教学。在苟坝会议旧址,大家聆听微党课后,深刻体悟到老一辈革命家在艰难岁月中坚持真理、坚守信仰的崇高品格。期间,师生们还实地考察了花茂村——这一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发展历程,亲眼见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成就与时代意义。
图:苟坝会议会址微党课
11月9日,师生们在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继续追寻红色足迹。在茅台渡口纪念碑对岸,师生们通过生动的微党课,系统回顾红军在四渡赤水过程中灵活机动、把握主动、实现战略转移关键胜利的军事智慧与顽强意志。
本次教育活动是学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从课本转化为实践的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也是学院成立五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学院构建全方位的“党建+”格局,持续探索“红色铸魂、科研育人”路径,推动思政教育与生命科学专业特色深度融合。未来,学院将持续巩固实践教育培训成果,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为生命科学事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作出更大贡献。
师生心得体会
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健权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以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遵义会议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未来我将以遵义会议精神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密切联系师生,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学院党委委员、系统生物学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曾福星
从遵义会议会址到娄山关,从苟坝村到茅台镇,这一路让我深切体会到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辛与战略智慧。在赤水河畔,听着茅台镇的雨声,望着奔腾的赤水河,仿佛置身于毛主席指挥第三次和第四次横渡赤水河的壮阔场景之中。茅台镇以“破”立新,改变了世界看待中国的方式;四渡赤水以“破”为进,重塑了红军在历史中的地位。今天,走在科技创新与教育改革的“新长征”路上,我们更应传承这种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破局”精神,以科研报国、以教育育人,在新征程中奋力书写新时代的答卷。
2022级博士研究生薛晨阳
参加此次遵义教育活动,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历史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对当代博士生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启示。遵义会议所彰显的“独立自主”精神,苟坝会议中“坚持真理”的非凡勇气,娄山关战斗中红军将士的默契配合,以及茅台镇“打破才能得生机”的智慧——这些用生命与信念铸就的红色基因,启示我们在课题选择中需立足前沿、敢于挑战权威;面对生命科学领域“卡脖子”难题时,更应像当年红军摆脱教条束缚那样,坚持原始创新,以开拓进取的姿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生命科学领域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转折篇章”。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党委
编辑:李沐涵
审核:王亚武、刘健权
最新动态
-
生命科学学院赴遵义开展“遵路启程·五载知行”教育活动
Date:2025-11-12
-
生命科学学院SUSTech-BIO团队荣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
Date:2025-11-06
-
校地协同 双向赋能——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与赣州章贡区委组织部签署合作备忘录
Date:2025-11-03
-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羽动青春,党建同行”羽毛球活动
Date: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