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 EN

主讲人: 孙林华 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

时间: 11月20日(周四)10:20-11:20

地点:

植物科学系列讲座第154期:解析植物超高分辨染色质结构与功能

题目:解析植物超高分辨染色质结构与功能

主讲:孙林华 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

时间:11月20日(周四)10:20-11:20

会议地点:慧园4栋301


个人简介:孙林华,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岗研究员。2020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钱伟强研究员和何航研究员),2021-2024年在北京大学邓兴旺/何航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24年5月加入南京师范大学从事独立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植物染色质结构与表观遗传调控研究,在植物三维基因组学技术开发与环境响应机制解析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近五年以通讯/第一作者(含共同)在PNAS (2025 in press)、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 2024)、Molecular Cell (2024)和Science Advances(2020)等期刊发表论文12篇。


报告摘要:我将汇报我们在植物染色质高级结构研究领域的进展。我们通过整合三维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多组学分析技术,系统揭示了植物染色质高级结构在环境胁迫响应、发育调控和光信号转导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分子机制。我们发现热胁迫能特异性诱导全基因组染色质互作强度下降和异染色质转座子激活,揭示了KNOT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首次阐明多梳蛋白依赖的长距离染色质环通过“共沉默”机制调控次生代谢基因簇表达的分子途径;绘制了光形态建成过程中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动态图谱,解析了phyB和PIFs信号通路调控染色质三维构象的分子机制。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成功建立了植物核小体分辨率的Micro-C-XL技术体系,发现了EMF1与黏连蛋白协同维持染色质结构域边界稳定性的新机制。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植物三维基因组组织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开辟了新思路。


下一篇:植物科学系列讲座第153期:化学-生物耦合的人工光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