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
时间:
地点:
题 目:内胚层器官的发育和再生
主 讲:徐成冉 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 间:2025年11月7日(周五) 上午10:00-11:30
地 点:琳恩图书馆111报告厅
报告简介:
徐成冉团队长期聚焦于哺乳动物内胚层器官的发育与再生,重点研究肝脏和胰腺谱系的分化、成熟及细胞稳态与代谢适应机制。团队结合单细胞多组学、遗传学与功能实验,系统重建了肝细胞、胰腺内分泌前体和胰岛细胞的发育谱系,解析其转录与表观遗传调控网络,并提出“内胚层器官多起源建构模式”,拓展了对器官发生过程的理解。在细胞稳态与代谢调控方面,团队发现母体肝脏在妊娠与哺乳期经历阶段性重塑,以平衡母体与胎儿能量分配并支持乳汁合成,提出了“妊娠时钟”和“肝–乳腺轴”概念。同时,研究揭示孕期胰岛β细胞的表观遗传适应机制,为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与干预策略提供了新视角。这些成果深化了对器官发育和代谢调控规律的理解,并为糖尿病与肝病的干细胞治疗、母体健康及乳品品质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转化价值。
嘉宾简介:
徐成冉教授1999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Fox Chase癌症中心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起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哺乳动物内胚层细胞向肝细胞和胰腺细胞分化和成熟调控机制的研究。近年来系统的研究了胰腺前体细胞、内分泌前体细胞、胰岛细胞和肝母细胞体内精确的分化路径和遗传、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鉴定了调控细胞分化的多个细胞信号通路,并优化了胚胎干细胞向肝脏和胰岛细胞体外分化效率,为肝病和糖尿病的细胞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发育生物学基础。作为通讯作者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Cell (2025a, 2025b), Developmental Cell (2025, 2023a, 2023b)等专业学术期刊。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科研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