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 EN

主讲人: 董爱武 教授

时间: 10月30日(周四)11:20-12:20

地点:

植物科学系列讲座第151期:植物组蛋白H3K4/H3K36甲基化修饰的功能

题目:植物组蛋白H3K4/H3K36甲基化修饰的功能

主讲:董爱武 教授(复旦大学)

时间:10月30日(周四)11:20-12:20

会议地点:慧园4栋301


个人简介:董爱武,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物化学系主任,植物科学研究所所长。2013.1-2020.12,担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植物表观遗传组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的中方主任。曾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3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2003年)、上海市曙光学者(2008年)等称号,2007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围绕表观遗传学核心研究内容:染色质组装和组蛋白修饰,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染色质结构变化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理。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和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工作以来,在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BMC Biology, Cell Reports, The Plant Cell, New Phytologist, Plant Physiology, The Plant Journal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


报告摘要:染色质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承载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核小体,由组蛋白八聚体和缠绕其上的DNA组成。组蛋白存在多种翻译后修饰,其中组蛋白赖氨酸(Lysine, K)甲基化修饰在真核生物中保守存在,具有功能特异性、高度稳定性及修饰位置丰富等特点。赖氨酸甲基化(Lysine methylation, Kme)根据修饰程度可分为一(me1)、二(me2)和三甲基(me3)共价修饰,这些不同位点及不同程度的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具有特异的生物学功能,并能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目前的研究发现:组蛋白H3第4、9、27和 36位的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在所有检测过的真核生物中保守存在,H3K4(histone H3 lysine 4)和H3K36甲基化修饰往往与转录激活相关,而H3K9和H3K27甲基化修饰一般促进异染色质的形成和基因沉默。本报告将围绕植物H3K4/H3K36甲基化修饰的建立及功能,介绍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进展。


下一篇:植物科学系列讲座第151期:细胞壁精细结构控制与作物性状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