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 EN

主讲人: 宋洪军 院士

时间: 8月19日(周二) 16:00-17:30

地点: 琳恩图书馆111报告厅

第410期南科大讲堂:患者来源的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在基础和转化研究中的应用

题 目:患者来源的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在基础和转化研究中的应用

主 讲:宋洪军 院士

时 间:2025年8月19日(周二)  16:00-17:30

地 点:琳恩图书馆111报告厅


嘉宾简介:

宋洪军于1992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博士学位。2002年起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现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及干细胞研究中心负责人。宋洪军博士实验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核心主题上:(1)发育中和成年哺乳动物大脑中的神经干细胞调控和神经发生,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神经功能;(2)表观遗传和表观转录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该实验室还对解决这些机制的功能障碍如何参与大脑疾病感兴趣。

所获荣誉:Klingenstein神经科学奖学金(2003年)、McKnight学者奖(2006年)、中国生物研究学会首届青年研究员奖(CBIS;2007年)、NARSAD独立研究员奖(2008年)、神经科学学会青年研究员奖,2015),国家推进转化科学中心(NCATS)主任奖(2017),NINDS杰出研究者奖(R35奖,2020-2028),美国国家医学院当选院士(2020),美国科学促进会当选院士(2021年),NINDS兰迪斯杰出导师指导奖(2022年)。

科学贡献:

1、调节成年海马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发生以及单细胞生物学的机制,相关成果在Nature(2006&2022)、Cell(2007&2019)上发表论文;

2、神经表观遗传学和神经表观转录组学,相关成果在Science(2009)、Cell(2011&2017)、Cell Stem Cell(2025)上发表论文;

3、人类iPSC衍生的脑类器官,相关成果在Nature(2024)、Cell(2016)、Cell Stem Cell(2020&2021)上发表论文;

4、胶质母细胞瘤与癌症神经科学,相关成果在Nature(2012&204)、Cell(2020)、Cell Stem Cell(2025)上发表论文。


报告摘要:

与许多其他癌症相比,过去二十年间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一种致命的成人脑癌——方面进展甚微,部分原因在于将临床前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存在挑战。目前用于研究的GBM细胞系和异种移植模型不足以模拟患者肿瘤的异质性以及肿瘤微环境。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手术切除来源的GBM肿瘤类器官模型,该模型在细胞、分子、遗传和结构层面以及肿瘤微环境方面均保留了个体患者的肿瘤特征。我将介绍我们近期利用这些类器官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情况,包括在一项正在进行的I期临床试验中帮助监测患者治疗反应,以及在癌症神经科学背景下进行基础研究的应用。

下一篇:化学生物讲堂017期:致病菌效应蛋白修饰宿主底物的功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