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 EN

主讲人: Pierre PAOLETTI 院士

时间: 7月11日(周五) 16:00-17:30

地点: 琳恩图书馆110报告厅

第409期南科大讲堂:大脑谷氨酸受体介导的新信号功能通路

题 目:大脑谷氨酸受体介导的新信号功能通路

主 讲:Pierre PAOLETTI 院士

时 间:2025年7月11日(周五)  16:00-17:30

地 点:琳恩图书馆110报告厅


嘉宾简介:

Pierre Paoletti教授现任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的研究主任,法国巴黎高师生物研究所(IBENS)所长。Paoletti教授于巴黎高师和巴黎第六大学获得分子与细胞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离子通道生物物理学的博士后研究。其研究长期聚焦神经传递与脑功能多个层面,尤其在谷氨酸受体的结构、功能及药理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系统阐明了其在突触可塑性、神经信号传递与行为调节中的关键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在Nature、Science、Neuron、Nature Neuro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超过75篇,累计引用次数超过14000次。Paoletti教授曾获得2010年欧洲神经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6年欧洲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资助、2017年拉莫尼卡神经学大奖,并先后于2019年和202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与法国科学院院士。他曾在2017年与2019年共同主持“兴奋性突触与脑功能”主题的戈登研究会议,并自2015年起担任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期刊的编委。


报告摘要:

理解单个神经元在正常与疾病状态下的活动如何关联到行为,是神经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为此,亟需识别并解析驱动和协调脑内细胞兴奋性与通信的多种信号机制。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介导谷氨酸能突触兴奋性传递的关键效应器。在哺乳动物的18iGluR亚基中,有5种对谷氨酸不敏感,而结合甘氨酸或D-丝氨酸。其中GluN3NMDA受体家族)和GluD亚型长期以来被视为功能有限的“非典型”受体。Paoletti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挑战了这一传统观点。他们发现,GluN3A可组成兴奋性甘氨酸受体(eGlyRs),富集于情绪调控相关脑区,通过感应环境中的甘氨酸浓度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及相关行为。此外,Paoletti教授团队的研究还发现GluD1能够结合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递质GABA,并聚集在抑制性突触中,通过跨突触的非离子通道机制调控抑制性可塑性。临床上,GluN3AGluD1的功能突变已被证实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相关。这些发现不仅拓展了人们对iGluR信号机制的理解,也为神经生理研究和新型药物靶点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下一篇:神经生物学前沿讲座第012期:动态超分辨成像时代的活细胞化学荧光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