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王勇 研究员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时间: 2023年10月26日(周四)10:20-11:20
地点: 慧园4栋301会议室
题目:植物二萜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主讲:王勇 研究员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时间:10月26日(周四)10:20-11:20
会议地点:慧园4栋301会议室
报告摘要:二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因其化学结构的多样性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萜合酶以及糖基化酶、羟基化酶等后修饰酶是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中影响其化学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过去几年,本课题组针对三尖杉烷二萜、贝壳杉烷二萜为代表的二萜化合物的合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通过对柱冠粗榧(Cephalotaxus harringtonia)转录组基因的挖掘,报道了三尖杉属植物二萜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萜类环化酶,揭示了三尖杉烷型二萜前体骨架三尖杉-12-烯的生物合成过程,为裸子植物二萜代谢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深入见解;通过对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 (Hemsl.)Hara)基因组学的研究,揭示了贝壳杉烷二萜冬凌草甲素的氧化修饰机制;通过对甜叶菊等转录组学的挖掘,揭示了贝壳杉烷二萜糖基化修饰过程中底物识别专一性和产物生成特异性的分子机制。基于这些研究,本课题组以大肠杆菌为底盘高效地实现了11种不同氧化形式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从头生物合成,实现了多种稀有二萜糖苷的高效合成,并实现了产业化推广。
个人简介: 王勇,博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荣获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等荣誉。现任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
200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获得生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1月~2008年8月在美国Tufts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8年9月起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10年1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课题组长。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通过解析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基于工程化的设计和建构,改进复杂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效率和其生产方式,开发天然的或非天然的复杂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近年来在Nat Commun, Mol Plant, Cell Res, Org Lett, Metab Eng等本领域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专利45项,多项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天然产物产品实现了产业化推广,推动了行业进步。